加強AQ錦囊
改善AQ必須從CORE (即「控制」(Control)、「擁有」(Ownership) 、「範圍」(Reach)及「持續」(Endurance),簡稱CORE)著手。針對這四個範疇,我們應該:
1. 聆聽(Listen):
即聆聽你的AQ反應。每當逆境出現時,試試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你感覺自己能控制事情的發展嗎?你能改進情況嗎?
-你覺得自己該負擔多少責任來改進情況?
-你感到逆境的影響範圍有多大?影響有多久?
-你覺得自己的反應使你更堅強還是更軟弱?為甚麼?
-若別人看到你的反應 (包括臉部表情、手勢、姿態、眼神等),會認為你的AQ如何?
多留意自己面對挫折的反應,有助你跳出長久以來的思考模式,針對問題找出改善的辦法。
2. 建立責任歸屬感 (Establishment of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要建立責任歸屬感可循序漸進,不必一下子負起解決整個問題的責任。首個目標是決定你在改進過程中,能承擔那些責任。 如果你能挺身說:「我負責這部分。」,這種挺身而出的勇氣能改善你的「控制」能力,即你改變事件、現況的能力,並使你減少追究事情的起因和抱怨從而積極解 決問題,對應付逆境而言極為重要。在建立責任歸屬感的過程中,你可以試試問自己幾個問題,如:
-在你所面對的情況中,若要挑出可以改進的一小部分,你會選擇哪一部分?
-(畫一個圓代表你的問題)若這個圓代表整個情況,你最想彌補的是哪一個隙縫?
-有哪些是你確定未來廿四至四十八小時之內一定會發生的事?(這個問題迫使你把思緒集中到特定的時間,助你擺脫最初的負擔,專心希望自己能承擔的進步上。)
-在你確定必然會發生的事情裏,哪些是你最不該承擔改進責任的?其中哪些是你最想做的?(這個問題有助你依現實需要挑出需要改進的特定目標)
你可有想過當你積極嘗試解決問題時,不但可以抒解自己的焦慮、加強應變能力,你積極的態度更可感染你身邊的人,使整個團體應付問題的能力都得以提高!
3. 分析證據 (Analysis of evidence):
低AQ的人的其中一個最大致命傷就是過份疑神疑鬼,對發生的問題作出無限消極的假想,因而變得杞人憂天,產生極大焦 慮,不但對個人心理、生理大有損害,亦降低了應變的能力。針對這個問題,你應該盡可能把事實和假想分開,質疑自己的焦慮是否合理。你可以試試問自己一些問 題,如:
-哪些證據證明這個問題非我所能掌控?
-哪些證據證明這個問題影響無遠弗屆?
-哪些證據證明這個問題將持續久遠?
解除焦慮,一些原本似乎無從入手的問題也會露出破綻,同時你對問題會有更深入的認識,使你的應變能力更強。
4. 行動 (Do):
經過詳細的分析思考,你大概已列出一系列應變措施,現在是付諸實行的時候了。這時你應決定哪一項措施跟你的關係最密切,好從該項著手。你可以問問自己下列問題:
-你如何對事情有更多的操控?
-你能做甚麼以抑制逆境的影響範圍?
-你該怎麼做,才能度過逆境?
-在所有可行的措施中,你覺得最緊迫的是哪一項?那一項你最想立刻執行?
-你何時要完成那項行動?(你可同時定下完成該項行動的明確期限)
- 要完成這項行動,你需要甚麼樣的資源?
EQ是甚麼?
目前愈來愈多的研究發現EQ的重要,與生活各層面息息相關的「情緒智商」,指的是我們個人管理情緒的能力,代表一個人能否適當的處理自己的情緒。IQ是天生的,EQ則可透過後天的學習加以改善,它包括五種能力:
一、了解自己的情緒的能力,
二、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
三、自我激勵的能力,
四、了解別人的情緒的能力,
五、維繫圓融的人際關係的能力。
一個高 EQ 的人通常是情緒穩定的,不會因小事產生劇烈的波動,而且,在產生情緒反應時,能夠恰當的處理自己的情緒,對事與對人能有合理的想法,同時表現出合宜的行為。
為何EQ這麼重要?
上 述五種能力是一種由內而外的自我要求和省察功夫,先洞悉自己的情緒,知其產生的原因,以掌控自我生活。然後擺脫焦慮、悲觀、憤怒、妒嫉等負面心情,安撫自 己,做情緒的主人而不受基因控制。進一步激勵自己,發揮潛能,心存光明正面的思想,並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開發利他精神的同理心,由此,圓融的人際關係 自然水到渠成。 擁有以上的情緒特質,不但有助解決我們生活中面臨的各種順逆的情況,對個人的心境,健康和感情生活更有莫大助益。在工作上表現良好的自制、熱忱、合群和自 我驅策力,擁有高度EQ。充分發揮EQ,駕御情緒、激發潛能,加強專業能力的培養,將來才能立足於社會上。
EQ怎樣影響我們的行為和工作表現?
EQ 的重要性表現在生活的各個層面:它決定了個人主觀上認為生活是否順心,也會影響個人與他人(如家人、朋友、配偶、上司、同事等)之間的關係,甚至會影響學 業及工作表現。試想:一個不能處理好自己情緒的人,必定很容易受情緒所左右,表現出衝動的行為,因而破壞人際關係;如果與身邊的人不能相處融洽,不論在家 庭、學校及工作環境中都存在不滿的情緒,覺得大家都對不起他、認為一切都是別人的錯,或者陷入深深的自責中,形成惡性循環,當然活得不快樂。
相反地,若能敏銳地察覺自己及他人的情緒,勇於面對自己的負面感受,將生活中的困境視為合理的 挑戰,有堅定的信念去完成艱鉅的任務,對人對事做出適切的反應,這樣便能容易與他人保持良好的關係,許多事情亦能迎刃而解。以工作為例,很多時候工作是否 順利圓滿,往往不只由個人能力決定,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否打開心扉傾聽同事或上司的不同意見,能不能將個人的好惡、利益與工作區分開來,將人際衝突的阻力化 為助力,才是成敗的關鍵。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