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30 January 2009

proposed design brief

Background
所謂「五育」. 人所皆知為「德、智、體、群、美」,香港的教育一直全面向智育傾斜 傳統的教學方式大多是以教師為中心,往往忽略了學生的主動性,阻礙了學生創造思考能力的學習與發展。教師很少關心學主動參與的程度,這種被動式的學習,不是藉由思考、想像、嘗試與發現的學習過程,結果是讓學生受到壓抑與阻礙,在缺乏主動性之下,無法進行創造思考能力的學習。 美育關乎的是人民的創造力,鑑賞力和判斷力。缺乏美育的專業訓練是不完整的,次等級的。 家長卻因為過份著重傳統智能方面的發展,而忽略了不同智能對幼兒的成長都是同樣重要和有價值的,在不知不覺間扼殺了他們在其他方面的發展。 

據由非政府機構向社會福利署的資料統計系統呈報的資料,中學學校社工處理的個案中,在過往兩年涉及情緒或心理健康問題的次數,每年約為26,000次。 在2006/07學年,經教育心理學家評估為有情緒問題的中、小學生分別有994人及412人,佔全體中、小學生人數的比例分別為0.2% 及0.1%。 政府一直關注學童的情緒健康, 並已投放資源推行有關的服務,協助青少年健康成長,當中的課題包括情緒控制及表達能力。

右腦具有將看到、聽到及想到的事物全數圖形化思考並記憶的能力(圖形認識能力)。右腦操縱著感情,所以才能用右腦將抑制感情。

Aims
To enhance children right brain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childre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

Objective
1. To provide a platform for children to express their emotion.
2. To help a children have a more creative thinking.
3. To train up a health daily habit.

Design direction
An effective way to help a child has a whole person development:
1. Using different tasks in booklet to enhance children’s creativity.
2. Make use of art to upgrade children’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

Target group
Children
Ages: 5-12
Education: Upper Kindergarten to primary school
Character: like little handiwork, curious about things nearby.

Parents
Ages: 20-50
Education: secondary school level or above
Family income: $20,000 or above per month
Character: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ir children, what they learn, play and think.

Tone and manner
Lighthearted, inspirational, tactile

Potential client
Education Bureau

Anticipated design output
1. Booklet
2. ambient ads
3. promotional posters
4. collaterals

brain

Right Brain: The right brain controls the artistic abilities of a person. A person with a predominant right brain over the left brain will be more artistic, creative and spontaneous.

Left Brain: On the other hand, a person with a more active left brain as compared to the right brain will be more logical, precise, analytical and controlled.

In our schools today, more emphasis is given to Left Brain Activities like math, logic, spelling, and related activities as compared to right brain activities. We can however, influence development of both sides of the brain equally by introducing the child to more right brain activities alongside with the more traditional logic, math and spelling activities. Right Brain Activities involve a lot of visuals, patterns, fluidity, role playing and imagination.

book


畫畫創作學習者最佳練習本

本畫冊提供小朋友一個活潑靈活的創造思考空間

可激發孩子多方向的繪畫潛能 展現自我風格

平裝,29 × 21公分,24頁/本

出版社:巧育

創作年齡: 4~10歲

book




LAMAZE國際得獎~毛毛蟲變蝴蝶多功能教育布書(有鈴鐺響紙).

本書色彩鮮豔,每一頁都有一個形狀的洞,分別是三角形、正方形和圓形,教會寶寶最簡單的幾何形狀.

封面趴的就是一隻綠色的大蟲蟲,他的頭部有個搖鈴,既可愛聲音又好聽

它可以從每個洞洞裏一頁一頁的鑽進去,一路上他吃了綠色的葉子,紅色的番茄

最後他要找個地方睡一覺,他躲在了最後一頁的樹葉下面

噓~大家別吵他喔

來到封底,樹葉裂開一條縫一隻粉紅漂亮的大蝴蝶趴在上面,他的翅膀還能動,發出沙沙響。

原來蟲子睡醒後,變成了一隻大蝴蝶.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11080808734774

BOOK


http://class.ruten.com.tw/category/sub00.php?c=000600130006&p=3&p=4

書名:企鵝文化"CQ*EQ*IQ貼紙遊戲書(2~3歲)(全套3本)(每本內附6張貼紙)_只賣279元

尺寸:29*21cm_

適合2~3歲_頁數:24頁_

企鵝文化_籍全新


內容: 內容分為故事、圖形、分類、比較、空間感、數的活用、規則排列等單元 甚麼是EQ貼紙遊戲書?

不同於只是單純的畫圖或寫字的練習,讓孩子獨力思考並貼上合適的貼紙來完成圖畫,是一本能夠提升EQ的立體性學習教材。

藉由小孩感興趣的貼紙遊戲書,看圖思考並且自由的構圖,能夠提升孩子的注意力、思考力與創造力。

利用200~400張貼紙來完成圖畫,滿足孩子肯定自我的成就感,並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CQ

由敏銳性、流暢性、抽象性、具體性等領域所構成。

藉由有趣的貼貼紙遊戲,來培養創造力

EQ

藉由布置童話王國,海底王國等場景來培養敏銳的心智能力。

藉由貼紙遊戲來培注意力與手的靈活度。

IQ

由簡單的分類、排列與數的活用等活動來促進智能開發。

藉由有趣貼紙遊戲來培養孩子的注意力與手的靈活度。

以貼貼紙生動有趣的方式來學習,色彩豐富、趣味性濃厚、方式簡單易懂,小朋友可動手黏貼、訓練手的靈活度,特殊的材質可重覆撕黏、可反覆練習,而且整本不需要動到筆,完全以貼貼紙的方式來回答,可促進手部肌肉發展。

特價:$279元



【概述】

  人脑中有2千亿个脑细胞、可储存1千亿条讯息,思想每小时游走三百多里、拥有超过1百兆的交错线路、平均每24小时产生4千种思想,是世界上最精密、最灵敏的器官。研究发现,脑中蕴藏无数待开发的资源,而一般人对脑力的运用不到5%,剩余待开发的部分是脑力与潜能表现优劣与否的关键。
  人的脑部构造分为大脑小脑与脑干。大脑由大脑皮质(大脑新皮质)、大脑边缘叶(旧皮质)、脑干脑梁所构成。大脑皮质从位置上可分为额叶、聂叶及枕叶三部分。
  此外,脑又分为左、右两半部,右半球就是「右脑」,左半球就是「左脑」。而左右脑平分了脑部的所有构造。左脑与右脑形状相同,功能却大不一样。左脑司语言,也就是用语言来处理讯息,把进入脑内看到、听到、触到、嗅到及品尝到(左脑五感)的讯息转换成语言来传达,相当费时。左脑主要控制著知识、判断、思考等,和显意识有密切的关系。
  右脑的五感包藏在右脑底部,可称为「本能的五感」,控制著自律神经与宇宙波动共振等,和潜意识有关。右脑是将收到的讯息以图像处理,瞬间即可处理完毕,因此能够把大量的资讯一并处理(心算速读等即为右脑处理资讯的表现方式)。一般人右脑的五感都受到左脑理性的控制与压抑,因此很难发挥即有的潜在本能。然而懂得活用右脑的人,听音就可以辨色,或者浮现图像、闻到味道等。心理学家称这种情形为「共感」这就是右脑的潜能。
  如果让右脑大量记忆,右脑会对这些讯息自动加工处理,并衍生出创造性的讯息。也就是说,右脑具 有自主性,能够发挥独自的想像力、思考,把创意图像化,同时具有做为一个故事述说者的卓越功能。如果是左脑的话,无论是你如何的绞尽脑汁,都有它的极限。 但是右脑的记忆力只要和思考力一结合,就能够和不靠语言的前语言性纯粹思考、图像思考连结,而独创性的构想就会神奇般的被引发出来。

【功能】

  西元一九八一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奖得主罗杰·史贝尼教授将左右脑的功能差异归类整理如下:
  右脑(本能脑·潜意识脑) 左脑(意识脑)
  1.图像化机能(企划力、创造力 、想像力)
  2.与宇宙共振共鸣机能(第六感 、念力、透视力、直觉力、 灵感、梦境等)
  3.超高速自动演算机能(心算、 数学)
  4.超高速大量记忆(速读、记忆 力) ·知性·知识·理解·思考 ·判断·推理·语言·抑制
  ·五感 ( 视、听、嗅、触、 味觉)
  人的右脑具有直观性的整体把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独创性等,所以右脑的开发对于个人的成功而言是不可欠缺的。而在现代社会,右脑开发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是每个希望获得成功的人士所必须重视的。
  由于人的左脑支配右侧身体,右脑支配左侧身体,左撇子从小就经常使用左手,对右脑的锻炼和使用要比普通人多,于是斯佩里将研究方向定在对左右脑功能的分工上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就并荣获诺贝尔奖。
  斯佩里的研究表明:左脑是普通脑,右脑是天才脑,天才与普通人的根本区别在于天才在有意无意中很好地开发和利用了右脑。
  斯佩里教授将左右脑的功能归纳如下图:
  
左 脑,被称为“文字脑”,主要处理文字和数据等抽象信息,具有理解、分析、判断等抽象思维功能,有理性和逻辑性的特点,所以又称为“理性脑”;右脑,被称为 “图像脑”,处理声音和图像等具体信息,具有想象、创意、灵感和超高速反应(超高速记忆和计算)等功能,有感性和直观的特点,所以又称“感性脑”。
  可以说几乎每个人在出生时都具有成为天才的先天条件,因为我们在3岁以前活跃的主要是右脑,然 而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对左脑使用得越来越多,而右脑却使用得越来越少,再加上左脑式的应试教育使右脑功能长期被压抑并逐渐进入沉睡状态,因而右脑所特有的想 象力、创造力、超高速记忆能力和灵感等这些成为天才的能力就没有得到发展的机会。所以学校应试教育培养的几乎都是使用左脑的普通人,要想培养真正的精英人 才甚至天才,就得要把拥有巨大潜能而又处于沉睡状态的右脑开发和利用起来!

【应用】

  右脑是图像脑,侧重于处理随意的,想象的,直觉的以及多感观的影像。右脑是通过图像进行思考的半球,所以能够将语言变成图像,不仅如此,右脑还能把数字变成图象,把气味变成图像。右脑将看到,听到和想到的事物,全部转化为图像进行思考和记忆。当右脑分析一个词是时,比
  如右脑读“猫”这个词时,会自动的在右脑的影像库中搜寻猫的形象,然后将猫这个词与它的图片,感觉链接在一起。在分析一句话,比如“猫在睡觉”,影像库中出现的就是一只猫在太阳底下蜷成一团迷迷糊糊的睡觉的图像。或许还夹杂着轻微的鼾声。
  照相记忆利用的正是右脑的图像处理能力,无论是大段的文字,还是一幅幅的图片, 当右脑想记住什么内容时,都先把它们转化成图像摄入
  脑海,就像照相机一样,把内容在大脑中定格成一幅图。用到时,脑海中的图像便浮现在眼前。
  右脑照相记忆的速度远远大于左脑,这是由于处理信息时 ,左脑将信息进行词汇化处理,五感也要变成语言才能传达出去,所以花时间。而
  右脑将信息以图像化处理,所以非常迅速,只要花几秒就可以。
  利用右脑的图像记忆原理,在快速阅读的高级阶段也是用的图像阅读,见图不见字。古人云一目十行正是开发了大脑的图像阅读功能,由于右脑具有超高速信息输入的喜好,因此3分钟阅读完一本书,即所谓的“波动速读”影像阅读,更是把右脑的影像记忆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PS:大脑就是你自己的智囊。科学研究证明,大脑分为左半球和右半球。左半球是管人的右边的一切活动的,一般左脑具有语言、概念、数字、分析、逻辑推理等功能;右半球是管人的左边的一切活动的,右脑具有音乐、绘画、空间几何、想像、综合等功能。
  人的左右半脑是不平衡发展的,统计显示,绝大多数人是左脑发达(其中大约一半的人比较均衡一些)。全球有10%的人是左撇子,即右脑比较发达。而左右脑的发育程度不同,隐含了你的很多特质和天赋的秘密:
  理解数学和语言的脑细胞集中在左半球;发挥情感、欣赏艺术的脑细胞集中在右半球。
  右半脑发达的人在知觉和想像力方面有可能更强一些;而且知觉、空间感和把握全局的能力都有可能更强一些。在各种动作上相对更敏捷一些。
  右脑最重要的贡献是创造性思维。右脑不拘泥于局部的分析,而是统观全局,以大胆猜测跳跃式地前进,达到直觉的结论。在有些人身上,直觉思维甚至变成一种先知能力,使他们能预知未来的变化,事先做出重大决策。
  左脑的记忆回路是低速记忆,而右脑的是高速记忆,左脑记忆是一种“劣根记忆”,右脑记忆则让人惊叹,它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处理简单的语言问题时人们左脑相对活跃;左脑发达的人处理事情比较有逻辑、条理。
  左脑发达在社交场合比较活跃,善于判断各种关系和因果。
  左脑发达善于统计,方向感强。
  左脑发达善于组织。
  左脑发达善于做技术类、抽象的工作(如电脑编程)。
  男性是根据右脑和左脑各自不同的分工来使用大脑的;相比之下,女性却可以同时使用左脑和右脑。

【左撇子与右脑】

  “左撇子”真的更聪明? 现象上看,左撇子最显著的特点自然是偏用左手了。在大多数人用右手的世界里,这显得分外出格。

zp


  饭桌上冒出一个左手用筷子的人,他右边要空出一大块,而左边难免要发生碰撞事故。
  观察事物的角度,左撇子也和右撇子不同。
  在无意识状态下随手涂画,画人物或动物的侧面像,左撇子画出来的面朝右。画房屋立体图,房身向右延伸。顺手打个叉再画个圈,左撇子多逆时针行笔。右撇子画法往往正好相反。
  有些研究说,左撇子在水下视觉调节功能更强。也有些研究报告认为,左撇子的青春期比右撇子平均晚4-5个月。有些人发现,左撇子手的构造与右撇子有所不同。一项研究显示,左撇子中无名指比食指长的人的比例远较一般人多,也更长一些。内在原因是什么,仍是一个谜。
  引人注意的是,人口中占绝对少数的左撇子,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能量却大得惊人。当人们惊奇 于美国二十世纪末连续多任左撇子总统当政,当人们惊奇看到比尔·盖茨把微软的小旗插遍世界,当人们惊奇感受到宫本茂掀起的任天堂游戏软件旋风时,人们不能 不问:这与左撇子本身的特点有什么关系?
  左撇子的特质也许源于大脑结构
  和一般动物不同,人类的大脑除了具有直接或间接调节与控制身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的功能外,更成为思维和语言的器官,使人类超越一般动物的范畴,能在生产劳动中组成社会。在这个意义上说,人与一般动物的不同正是在于脑的结构的不同。
  人类的大脑由大脑纵裂分成左、右两个大脑半球,奇妙之处在于两半球分工不同。左半球支配右半身的活动,具有处理语言、进行抽象思维、逻辑推理、数字运算及分析等功能;右半球则支配左半身的活动,主司节奏、想象、总体形象、空间概念、音乐等。
  大脑两半球经胼胝体,即连接两半球的横向神经纤维相连。胼胝体负责大脑两半球之间的神经信息传导。左撇子偏得的是,他们的胼胝体更发达。
  人们肢体运动的偏向,自然刺激相应半球的大脑发达,从而对人的能力产生明显影响。左撇子多用左肢,右半脑接受的刺激相对多一些,使左撇子带有右脑思维的倾向。
  所以相对而言,左撇子的知觉、空间感和把握全局的能力都可能更强一些。胼胝体发达,也使左撇子动作上相对更敏捷。这一切在许多卓越的左撇子身上得到充分体现。
  左撇子具有更强的空间认识和形象思维能力
  右脑具备的空间和形象认识能力,即形象思维能力,使右脑处于大脑感知世界的前沿,具有更强的知觉。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好象左半脑应特别发达,而深入研究发现,他在学校时法语过不了关,反而他爱好的活动有拉小提琴、画画、驾帆船和想象游戏。
  爱因斯坦把他的许多科学创意归功于他的想象游戏-右脑的活动。据说,有一年夏天,他在一个小山 上昏昏入睡,梦见自己骑着光束到达了宇宙遥远的极端,发现自己“不合逻辑”的回到太阳表面时,他忽然意识到宇宙本来就是弯曲的,而且认识到他以前学到的“ 合乎逻辑”的知识是不完全的。
  爱因斯坦把这个图景转化为语言,写下的数字、公式和词句就成了“相对论”。
  左撇子更富于形象思维
  1968年,当毕加索接手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散文诗《塞莱斯蒂纳》作插图的时候,他已经87岁的高龄。尽管生命已经逐渐地走向尽头,但毕加索的艺术探索精神却丝毫没有减少。
  毕加索说:“画家将他的眼中所见打碎,同时赋予它另一种生命。他必须透过其他人眼中的现实世界,看到他的真实。”正因为如此,很少临摹实物作画的毕加索才说:“我不是在寻找,而是在发现。”
  毕加索有句名言:“艺术不是真理。艺术是一种谎言,它教导我们去理解真理。”他认为“画家,该让自己的眼睛像脱离樊笼的金翅雀那样,离开了笼子,鸣声才好听。”也许正是左手作画的毕加索的右脑思维特质,造就了这位20世纪现代艺术的魔术师。
  左撇子的空间想象能力更强一些,很象建筑师的工作,在二维的平面上设计三维的物体和建筑。事实上左撇子在这些领域也常表现的更为优秀。1982年在日本和美国作的一项统计表明,左撇子成长为艺术家、建筑师的比例要比右利手的人高。
  最典型的事例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全是左撇子,近代电子游戏制作大师宫本茂还是左撇子。古罗马圣彼得教堂圆顶上的壁画与跳跃在电脑屏幕上的马里奥,原来是一脉相承。
  对于美国总统多左撇子,有些学者提出了各种解释。哈佛大学的认知与教育学教授哥纳德在他的著作 《领导的灵性-领导风格剖析》一书中指出,作为领袖的条件之一是,必须能够见微知著,以非传统的方式思考问题,与众不同。左撇子在多元思考和寻求多种解决 方案的推理过程中,所得分数比右手族高。
  他还分析到,左撇子在概念化及规划竞选活动上特别杰出,所以历史上运筹帷幄的军事家转战政坛多有例可循。拿破仑、邱吉尔、鲍威尔这些左手将军弃甲从政,成绩斐然。
  另一位学者,哥伦比亚大学的 心理学教授科蓝在《左撇子症候群》一书中则写道:左撇子喜欢强势主导,好胜且冷静。他还指出,左撇子在右手族占主导地位的世界里承受更大的压力,压力往往 成为上进的动力,这也是左撇子出类拔萃者众多的原因之一。有分析表明,左手族近年在高技术领域和政界的影响力都在增大。
  左撇子更敏捷
  左撇子的敏捷则成为体坛永久的话题。一般来说,对于不需要进行面对面搏斗的运动,如游泳、田 径、射击等,左撇子运动员占的比例较其在人口中的比例并不高。然而,对于那些使选手在比赛中靠得更近的面对面搏击项目,如击剑、乒乓球、篮球等,左撇子运 动员比例远远高于左撇子在人口中的比例。在最典型的搏斗项目击剑中,1979至1993年间进入世界锦标赛四分之一决赛的选手中,一半的男选手和三分之一 的女选手是左撇子。题图是我国国家击剑队训练的照片。乒乓球多年左撇子称霸,网球长期左手族称雄,美国的NBA职业篮球比赛,也是左撇子特别突出。一种解 释是,由于专长于感知空间和知觉功能的右脑指挥左手,使左撇子的运动方式更易于发挥视、空间感知功能,出手快、准、狠。从神经传输的速度看,由“看”到“ 动”,右撇子走的是“大脑右半球-大脑左半球-右手”的路线,而左撇子的路线是“大脑右半球-左手”。
  可见在神经传输的过程中,左撇子走了一条捷径。大脑通过中枢神经传递信息到身体的左侧比传递到右侧要快千分之十五秒,这使左撇子的动作更敏捷。
  多情
  
另一方面,右脑还控制情绪、想象,左撇子在比赛时情绪易兴奋、激动,冲动强烈,进入比赛状态快。还有,左撇子在运动员中占相对少数,对手对左撇子运动员不熟悉、不适应,也使左撇子运动员占有优势。
  在生活中,由于左撇子更多用右脑来思考,而右脑原来是掌控着人的形象思维及官能反射,因此用左手的人会比常人有更多创意,对身边的事物亦会比较敏锐。一位左撇子恋人,也许会更多情。
  两个常见的问题
  现在我们也许可以回答人们最常问的两个问题。左撇子更笨拙吗?
  从任何一个角度说,左撇子绝不比非左撇子笨。许多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是左撇子,充分显示左撇子是一个有创造性的群体。
  那么,为什么人们有时会觉得左撇子有点笨呢?关键在于我们常用的工具都是为右手设计的,左撇子用起来颇不方便,自然显得笨拙一些了。君若不信,右手族自可用左手拿剪刀剪下衬衣上的一粒扣子试试。人也许不会缺皮少肉,衣服出个口子就难免了。
  左撇子更聪明一些吗?
  这个问题问的也许不够确切。说左撇子有其特点、有其所长、若善于利自身优势,有可能取得更大成绩也许更合适。左撇子

zp

的 特点在于,他们多用左手,刺激右脑发达,或者说是由于右脑为优势半脑而惯用左手。因此左撇子的空间感较好,知觉较强。也正因为右半脑主管节奏、音乐、色 彩、空间及左侧肢体活动,所以相对而言,左撇子的节奏感强、空间平衡能力好、对色彩更敏感。如果说一些著明的左撇子科学家、音乐家、画家、运动员的成功, 与他们惯用左手有一定关系的话,还不如说他们更善于也更充分的发挥了他们的特长。
  但一个人聪明与否,特别是是否会取得成功,绝不取决于是不是左撇子或右撇子。这不仅与先天的素 质有关,更多的决定于后天的努力。当有人问宫本茂他在创作上的成绩是否与他是左撇子有关时,他只是一笑置之。其实哪一个成功的左撇子,同样哪一个成功的右 撇子的玫瑰之路不都是由汗水铺就的吗?

Wednesday 28 January 2009

小學教育

小一至小六
學生人數

385 949

http://www.edb.gov.hk/index.aspx?langno=2&nodeid=1038

小學概覽

http://chsc.edb.hkedcity.net/primary/

保良局志豪小學

Po Leung Kuk Horizon East Primary School

辦學宗旨 :
秉承保良局的辦學宗旨,提供多元化、高質素的教育服務,讓學生在愉快的學校環境中學習及成長。除充實知識、鍛煉體格外,並培養兒童高尚品德及正確的人生觀及廣濶的世界視野,以達到「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的理想。

五邑工商總會學校

Five Districts Business Welfare Association School


辦學宗旨 :
本校致力提供多元化的優質教育,著重啟發兒童心智,培養健全品格,以及在德、智、體、群、美五育方面的均衡發展,讓兒童在一個愉快及優良的學習環境中成長,潛心學問、修養人格,日後能成為社會的棟樑。

深信學校

Faith Lutheran School


辦學宗旨 :

以基督教信仰作為辦學基礎及原則,提供全人教育,使學童在靈、德、智、體、群、美各方面得到均衡發展。

瑪利曼小學

Marymount Primary School


辦學宗旨 :
致力為學生提供全面教育,幫助他們在靈性上及德、智、體、群、美各方面得到充分的發展。

Sunday 25 January 2009

教師如何教導學生富創迼思考能力

師如何教導學生富創迼思考能力

傳 統的教學方式大多是以教師為中心,往往忽略了學生的主動性,阻礙了學生創造思考能力的學習與發展。教師在學習上要求學生認真聽講及反覆複習課程內容時,卻 很少關心學主動參與的程度,這種被動式的學習,不是藉由思考、想像、嘗試與發現的學習過程,結果是讓學生受到壓抑與阻礙,在缺乏主動性之下,無法進行創造 思考能力的學習。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上如何去培養學生創造思考的能力,讓學生進行創造性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將從學生右腦功能的開發、教師發問技巧 的運用,進而實施創造性思考教學與評量,去探 討如何培養富創造思考能力的學生。


重視與開發學生的右腦功能

視創造為能力者,多著重於個人由思考而表現於外的行為。而大腦是人類思考的基礎,尤其人的右腦對創造性活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想要具有較高的創造力,必須要從右腦的發展與開發做起。

   首先我們可以由左右腦所負責的活動,來看出右腦為什麼對創造力的高低會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左腦是處理言語,執行抽象邏輯思考、集中思考、分析思考的中 樞;它主管著人們的說話、閱讀、書寫、計算、排列、分類、言語回憶和時間的感覺,具有連續性、程序性、分析性等機能。右腦則是處理表象,執行具體形象思 考、發散思考、直覺思考的中樞;它主管著人們的視知覺、複雜知覺模型再認、



形象記憶、認識空間關係、識別幾何圖形、想像、做夢、理解隱喻、發現隱蔽關係、模仿、音樂、節奏、舞蹈以及態度、情感等,有非連續性、瀰漫性、整體性等功能(董奇,民86)。由此可知,右腦以表象進行思考,是處理形象信息和想像的中樞,在處理非言語材料、解決空間問題等方面的能力遠遠超過左腦。


  因此,我們在從事教學時,在學生左腦得到迅速發展的同時,記得右腦也要得到充分的發展與開發。其具體作法分述如下:
  一、各科目均衡發展:不要為了升學,僅重視國、英、數等科目,而忽略了對音樂、工藝、美術、體育等具體、形象、非言語科目的學習,使學生的右腦缺乏訓練,而得不到健康的發展。
 
 二、改變教學活動的設計:在這方面老師應儘可能多做實驗,多利用直觀教具進行教學,這樣不但有益於學生的右腦發展,而且極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中要求必須合理:根據有關腦部科學的研究顯示,右腦功能對其接受、處理的信息及所獲得的知識與經驗,難以用言語充分表達出來,也就是會出現「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現象,所以在教學中,不要過分強調言語的表達,也要將重點放在學生理解、領會知識的層面上。
  
四、讓學生多接近大自然及豐富的課外活動:除了課堂上的學習活動外,課外活動對於學生右腦功能與創造力的發展,是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可以適當的安排各種課外活動。例如:參觀、郊遊、大自然教學、書法社、合唱團、舞蹈社……等活動,不僅可以促進右腦功能的發展,還可以培養從事創造性活動所需的各種能力與素養。
  右腦功能固然對創造力的發展有很大的必然性。然而,任何創造性的產物,都必須和右腦密切配合共同促成協調活動的成果,純粹用左腦思考和純粹用右腦思 考,在實際的創造性思考活動過程中都是非常罕見的。因此,完整的開發我們的大腦,讓左右腦共同協調合作才是創造力的真正基礎。只不過在我們目前的教學過程 中太過於偏袒左腦功能的發展,而忽略了右腦功能的發展,只要我們記得在教學過程中把我們的右腦找回來,讓左右腦彼此密切的配合,學生的創造力才能夠全面的 發展與提升。

善用創造性發問技巧




   欲培養學生創造思考的能力,教師如何開發自己的發問技巧,以及如何訓練學生課堂中聆聽的態度和發問也是關鍵的所在。教師以發問刺激學生的思考、啟發學生 的智能,問題必須要問得恰到好處,切中要點,養成學生「問思」的求學態度與習慣,看到問題,追根究柢,最後才能融會貫通,確實瞭解(吳國民,民76)。以下提供幾個運用發問技巧的原則:
  
一、少說多問:這是一個關鍵性的原則,老師問得愈多,相對地,學生思考的機會也愈多。對於任何概念的學習,老師應多提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避免直接了當地述說。
  
二、課前有計劃地準備一系列的發問內容:針對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要使學生在推理中感到矛盾,使學生有解決問題的慾望。
  
三、提示學習方向,給予學習上的安全感:要讓學生知道老師要他們做什麼,不要給學生壓迫感,不曉得老師要問什麼,從問題中他們可以把握學習的方向。
  
四、保持柔軟性與變化性:發現所編寫的教案,不能配合實際教學進行時,不能再按照所擬定的問題繼續問下去,要改變發問語氣,甚至內容方向都要跟著改變。
  
五、提供探討學習內容:老師所提問題要能刺激學生思考,作適度的探討學習,以達成預期的學習目標。






實施創造思考教學



  在 實施創造思考教學時,應先認識創造力思考歷程的基本概念,流暢、變通、創造、精密等四種能力的運用及隨時隨地的自我訓練。教師要能安排助長思考的教學情 境,善用教學媒體及活用發問技巧,問題內容則要斟酌配合學生的經驗及背景,多發問有關擴散性思考的問題,也要容忍學生嘗試錯誤的機會,以便學生能從經驗中 獲取具體而直接的知識。
  運用腦力激盪術(Brainstorming),使學生集體思考,思想相互激盪,發生連鎖反應,以引導創造思考的方法。並能提供機會評判,但應極力避 免主觀地評判學生的回答或見解,宜把機會留給學生練習作批判性的思考。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僅屬於指導者之地位,不獨佔整個教學活動時間,鼓勵學生多發表意 見並相互討論,彼此交換意見。此外教師也要瞭解學生的個別差異,肯定每個學生都有創造的能力,只是有無機會讓他們發揮而已,教師了解學生的個別差異,把握 學生的個別差異,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造思考能力。






認識右腦

認識右腦

右腦則具備了先天的「生存智慧」。

  如果你習慣以右腦來記憶的話,只須一會兒的工夫就能夠馬上理解事物的道理。

  右腦是愛的腦,當整體感或是和平、愛的心不運作,右腦是不會被開啟的。當父母親相信子女,認同子女的能力和子女有一體的感覺時,小孩子將會表現出令你不可思議的能力出來。

  右腦不僅僅是記憶情報而已,它也具有類似自動處理機的功能。

  右腦一旦開啟,利己主義竟然完全的消失。更不可思議的是甚至於再也不會老是追究他人的責任和口出惡言等。

右腦被稱之為「印象的腦」。

  人類因為知識和語言的累積,使得左腦的記憶力更加發達,右腦的記憶活動因而停止,也就是說「本能的」習性 (能力)消失了。

  右腦具有將看到、聽到及想到的事物全數圖形化思考並記憶的能力(圖形認識能力)。

  而且,這種記憶的方式是超高速,甚至可容納記憶的空間也相當大。

  左腦是在自己意識到時才運作的「意識腦」,右腦則是在無意識就運用超高速處理機能。

  每個人右腦的記憶能力皆高於左腦一百萬倍。左腦的記憶是語言的記憶,右腦則是影像的記憶。右腦記憶要在心情平靜、鬆弛的狀態下才有作用。

  右腦操縱著感情,所以才能用右腦將抑制感情。
1
利用右腦對直觀、想像、空間感、非語言的特性,學習在觀察中避免左腦的騷擾,將精神狀態集中到右腦。你將會發現,你的繪畫能力在轉瞬間有戲劇性的躍進;更重要的是,你將會掌握你的腦袋是如何運作!

創造力,就是跳出慣用的思考方式,改變看事物的角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左腦 (主管文字、數據、分析等理性邏輯思維) 已慣性地擔當主導地位,甚至在非其專長上亦如是。要找回創造力,就要懂得如何運用你的腦袋,讓合適的腦袋處理合適的事情!
課程對象
● 希望擁有卓越腦袋的朋友:學習右腦繪畫,等於學會如何善用合適的腦袋看事
物,讓你擁有藝術家的思考方法,發揮創造力!
● 自以為沒有繪畫天份,甚至害怕畫畫的朋友:繪畫的能力並不是完全依靠天份,
更重要的是「方法」!本課程絕對可以讓你的繪畫技巧從「0」一躍變成「10」,
在繪畫的世界尋回信心及樂趣!
● 老師、家長、兒童教育工作者:是兒童自己放棄繪畫,還是老師放棄了被認為繪
畫能力不高的兒童?右腦繪畫將會是你在教學上一條打開兒童繪畫之路的鑰匙。
課程內容
依據Dr. Betty Edwards發展的「Drawing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rain®」課程加以剪裁,以密集式的教學法,取代學院式的傳統教法,在三天內讓你脫胎換骨,學會如何不受左腦干預,快速學會用右腦來繪畫,包括:

1. 如何看線條,勾勒輪廓
2. 如何看空間,分辨平面空間的虛實
3. 如何看關係,處理畫面上不同物件的關係—比例和透視
4. 如何看光影,表現立體感
5. 基本功整合,將看到的影像表現畫面上

Saturday 24 January 2009

立法會十四題:學童的情緒健康

2007年11月21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劉江華議員的提問和教育局局長孫明揚的書面答覆:

問題:

  關於學童的情緒健康,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是否知悉,過去兩年向校內社工尋求情緒輔導的中小學學生的人數,並按求助原因列出分項數字.

教育局並沒有收集全港中、小學生向學校社工尋求情緒支援的個案數目及求助原因。
根據由非政府機構向社會福利署的資料統計系統呈報的資料,中學學校社工處理的個案中,在過往兩年(即2005-06及2006-07財政年度),涉及情 緒或心理健康問題的次數,每年約為26,000次;由於學生可能同時出現不同的情緒或心理需要而被重覆計算,上述的數字並不代表學生個案人數。該統計數字亦沒有求助原因的分項。


(二) 當局現時向中小學學生提供情緒輔導服務的政策為何?

教育局並沒有收集全港中、小學生向學校社工尋求情緒支援的個案數目及求助原因。

   根據由非政府機構向社會福利署的資料統計系統呈報的資料,中學學校社工處理的個案中,在過往兩年(即2005-06及2006-07財政年度),涉及情緒或心理健康問題的次數,每年約為26,000次;由於學生可能同時出現不同的情緒或心理需要而被重覆計算,上述的數字並不代表學生個案人數。該統計數字 亦沒有求助原因的分項。

(三) 除了由駐校社工提供輔導外,有否定期為中小學學生舉辦關於情緒健康的活動?

為中小學學生舉辦關於情緒健康的活動包括:

(i)  教育局為中、小學提供教育心理服務;當中為有情緒問題學童提供的服務包括 : 專業評估 ; 為教師就理解和支援學童的需要提供諮詢和培訓服務 ; 協助學校輔導人員舉辦有關情緒管理的小組 ; 透過個案會議,促進家校合作等。教育心理學家亦會協助學校使用「香港小/中學生情意及社交範疇表現指標」去量度其學生在一些重要情意及社交範疇的表現,作 為安排預防性支援的基礎。

(ii) 教育局自2004/05學年開始在小學推行「成長的天空」計劃,協助高小學生提升抗逆力(包括以樂觀的態度及有效的情緒管理去面對逆境的挑戰),並透過「香港學生資料表格」識別有需要的學生參加「輔助課程」。

(iii) 自2004/05學年開始,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款四億元資助,由教育局、社會福利署及五所大學協辦,在中學推行「共創成長路」賽馬會青少年培育計劃,目的是透過在初中推行全面的培訓活動,協助青少年健康成長,當中的課題包括情緒控制及表達能力。

(iv)  由衛生署推行的學生健康服務透過全面的促進健康及預防疾病計劃,保障學童的身體及心理社交健康,令他們的潛能得以盡量發揮。學生每年會接受評估,包括心 理健康檢查及其他支援服務。此外,為主動接觸青少年,衛生署在2001/02學年展開一項青少年健康計劃,致力促進學生的心理社交健康,改善處理情緒的技 巧及知識,並透過訓練增強他們適應逆境的能力。

(v) 教育局透過學校課程,推動「生命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積極和樂觀的態度,希望他們以堅毅的精神面對人生挫折和壓力。「生命教育」的範疇,多被歸納在學校課程之德育及公民教育內。中、小學生如何處理壓力以及管理自己的情緒這課題,亦是 「生命教育」中的其中重要一環。此外,在小學的常識科中,亦包括了教導學生處理情緒和壓力的內容。


(四) 有否估計現時有情緒問題的中小學學生人數佔學生總數的百分比為何?


在2006/07學年,經教育心理學家評估為有情緒問題的中、小學生分別有994人及412人,佔全體中、小學生人數的比例分別為0.2% 及0.1%。


(五) 會否考慮增撥用於學童情緒健康發展的資源?

政府一直關注學童的情緒健康,並已投放資源推行有關的服務。此外,政府將增設約一千個為期三年的活動工作員,以協助中學學校社工推行活動,幫助中學生發展潛能,促進身心健康成長。政府將會密切注意現時學童的情緒健康事宜,並會不時檢討有關服務的整體發展。

《均衡教育、美育和理工科教育 》

教統會發表的「廿一世紀教育藍圖教育綱領」論及「整體教育目標」,提出「五育並重,多元發展」這個令人可喜的口號。所謂「五育」,人所皆知「德、智、體、群、美」,香港的教育一直全面向智育傾斜,其弊端已是老生常談,然而要改變這情況,勢必要對目前課程內容作出取捨,騰出空間去讓學生舒展身心,平衡發展。這樣的取捨肯定困難非常,牽涉的不獨是學科內容孰多孰少,更有資源分配,學科教席數目等敏感問題。這方向的改革需要很大的勇氣和力量,需要時間去爭取多方面的支持。

除卻通過課程改革去達致整體教育目標,教師其實可以在固有的課程範圍內,籍著教學的方法,引導,示範和個人投入,實行「智育為用,五育為體」的均衡教育。以下筆者試就如何以「理科為用,美育為體」討論一下。首先要澄清一點理念上的問題:美育並不等同於美術訓練,不止於藝術品的創造。對大部份人來說,美育的重要性在於學懂欣賞美的事物。在現代化的消費型社會,假如消費者都擁有好的審美能力,這個社會的產品定必更令人賞心悅目,不獨社會環境得以提升,從實際考慮,其產品亦定必更具競爭力,更能創匯。

香港的中學一般過了中三階段就要分文理雙流,向理科班的同學似乎從此就與文史哲類藝術性較明顯的科目絕緣,一心在數學和科學的理性世界 打滾。上到大學專修理工科的時候,連語文及文化科目都丟了;藝術和美育都無從談起,逐漸成為不相干的東西了。然而在理工科領域學有所成的人都會指出,專業所需的判斷力和審美能力實有莫大的關係,而這關係在數學和物理學更為明顯。出色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都深深體會到,最出色的理論和工作都是最美的。牛頓定律,熱力學定律,幾何學,線性代數......等等,無不都是極美之物。在傳授這等學科知識之時,亦必要把握機會引導學生欣賞其美之所在,培養其欣賞能力。以筆者熟悉的工程學為例,一件好的科技產品,一項優秀的工程,亦必定是以最大效益滿足用家的要求,多一分嫌多,少一分不足,「剛剛好」的設計原型,散發著的是多方面契合的和諧美,是工程師和用家共同的滿足感的來源。

美育關乎的是人民的創造力,鑑賞力和判斷力。缺乏美育的專業訓練是不完整的,次等級的同理,缺乏整全教育的學習是殘缺的,甚至是危險的。要扭轉香港教育目前的困境,有賴政府和廣大教育同工擇善固執,持之以恆,在制度上及師生溝通上精益求精,以教育為本為末,致力提高香港下一代的素質。

吳偉賢
香港中文大學訊息工程系副教授

羅恩菲爾 Lowenfeld and Brittain

1. 塗鴉期 (Scribbling Stage) 自我表現期 :二至四歲
2. 圖解時期 (Pre-schematic Stage) 初次象徵性嘗試 : 四至七歲
3. 圖式期 (Schematic Stage) 形式概念完成 :七至九歲
4. 幫團年齡 (Gang Age) 寫實的開始 :九至十一歲
5. 理性期 (Stage of Reasoning) 擬寫實期: 十一至十三歲
6. 決定期 (Stage of Decision) 視覺/觸角型分化: 十三至十七歲

《幼兒美育自由行》

內容簡介

情意教育與創意能培養孩子終身學習的能力
繪畫是幼兒時期重要的學習活動,是他們懂得以語言和文字表達內心所感前的最佳表意工具。
本 書以「幼兒為本,情意互動」的觀念出發,先從幼兒繪畫及美育觀念出發,然後是探討幼兒繪畫的發展過程,最後都美育實踐,發掘幼兒身邊隨時隨見的繪畫主題, 並提供多個繪畫活動和相關情意題目,讓父母和師長透過繪畫,引導幼兒學習表達、調節情緒,並推展至他人及世界,培養成長中需要的意志力和責任感。

****************************************

陳麗儀女士的《幼兒美育自由行》正道出幼兒美育的真義。書中以羅文費等藝術教育家的藝術情意教育理念為基礎,演繹「幼兒為本,親子互動」的美育觀念。全書以簡明、實用的編撰方針,詮釋兒童繪書在「欣賞」、「觀察」和「探索」並衍生「創意」的繪畫發展過程。
香港美術教育協會會長 黎明海博士
本書特色:結合理論與實務;活動實例系統化;統整美術與生活的活動內容。
台灣愛彌兒幼教機構駐校藝術指導 徐德成
情意教育與創意能培養幼兒終身學習的能力。
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校長 黎潔儀
我相信本書給家長在親子美育方面有更多了解;對老師方面,亦提供了教材,讓老師從理論中學習,給予他們更有信心帶領、引導幼兒創作。
美林邨道光幼稚園校長 張麗英


內文選讀

貼紙畫(適合四歲或以上幼兒)
幼兒將學到:
* 貼紙可以作為繪畫媒介
* 觀察貼紙的內容、圖案、色彩及質感
* 運用貼紙構成線、面和圖形
* 學習回應父母的愛
媒介:貼紙(幾張不同,雜誌亦可)、白畫紙

表現手段:創新的表現形式
* 幼兒最愛撕貼遊戲,貼紙精美,亦有獎勵的象徵,還可以代替顏料和筆作畫。

攪動好奇心:欣賞貼紙
* 拿一張貼紙給幼兒看,誘發幼兒的好奇心。

深思解難:
* 引導幼兒觀察貼紙的內容、圖案、色彩,甚至光澤、質感等,一同分享自己喜歡的那幾張,並說說感受。

動手創作:貼紙畫
* 引導幼兒認識每個貼紙可視為一個單元(視覺上叫作色點),一個一個貼紙連結一起可構成線、面甚至圖形。現在,隨着貼紙帶動靈感,幼兒用貼紙創作。

情意錦囊:
* 完成後,一起聊聊畫中內容,父母/師長嘗試從幼兒創作背後的思想,引發情意的學習。

請給我鮮露:
* 卡爾怎樣用併貼方法造出魚、鳥、花草,甚至男孩子和女孩子?
請給我看《小種籽》,艾瑞‧卡爾(Eric Carle)/著,蔣家語/譯(台灣,上誼文化,2004)

延伸活動:雜誌貼畫
* 雜誌內有豐富的圖像,多元的視覺元素,能引發聯想。一起翻閱舊雜誌,看看有甚麼新發現,就從這小靈感開始,創作一幅雜誌併貼畫來!


孩 子 在 12 歲 前 的 創 作 路

你一定不會相信。孩子一出生就會畫畫。

我們先來了解畫畫這件事。人類天生就有畫畫的本能,每一個人都會想用畫畫來表達內心世界的欲望,就好像高興的時候,就想唱歌一樣。

畫畫基本上跟說話同是一種對事件、情緒表達讓對方了解的工具。所以孩子生下來會哇哇的叫不停,或用手掌在物體上敲弄的姿態,前者是音樂的本能,後者是畫圖的本能。

才幾個月的孩子,隨手抓起喜歡的「玩具」,通常這些「玩具」會發出聲音,就樂此 不疲的把玩。幾個月大的孩子,桌上的湯匙、筷子、塑膠杯子 -- 隻要他小手心抓得住,便敲敲打打起來。直到有一天,他第一次接觸到筆這樣的東西。忽然發現,『這個物體』會在紙上留下痕跡或顏色,這時候他發覺筆是一個不 會發出聲音,但會有線條、色彩的玩具。

然後,你發現孩子會畫畫,就拿紙給他畫,哪裡知道,孩子越畫越起勁,可能也會畫在牆壁上、畫在手上、衣服上。你也曾經為此而生氣過嗎?

亂畫,便是塗鴉期的特徵,又稱「塗鴉」。剛開始是筆來回在紙上的肌肉運動,後來線條漸漸由交錯的直線變成繞圈圈的渦形線。到了兩歲,塗鴉的畫有了名字。如果妳是一位細心的父母,應該了解您的孩子正透過畫圖表達內心的想法,或許你們也可以透過畫畫來溝通了!

塗鴉期的畫也不完全是「錯畫」的,仔細觀察畫裡的符號,孩子會隨著當時的情緒表 達不同的造形、線條、筆觸。當他專注於某一件事,也會耐心的將一個個小圈圈或認真的畫紙上的一個角落。當他生氣時也會用筆發洩不滿。從筆流動的速度、色彩 的濃淡、筆觸的痕跡、線條交錯的樣式 -- 如果你有整理過過去他每一階段的作品,不難找到在塗鴉期,畫中表現神秘、精彩又繽紛的世界。

塗鴉期的孩子一樣需要鼓勵。若因為孩子會把牆壁弄髒,會亂塗沙發、傢俱,會把身 體衣服沾滿顏料,就責罵孩子,不準再畫。有些家長會買卡通的填色畫冊,要孩子乖乖的畫在那裡。這樣的家長倒不少,卻不知你的方便會使孩子喪失豐富的創造、 想像的潛能。本有才華橫溢的未來,卻會把潛力從此埋沒或扼殺! 我的建議是:不妨給孩子適當的空間,在牆上貼滿白色的畫紙,或乾脆留出一面牆任由他發揮;或將孩子的畫裝成框掛在壁上;或為他的畫裝訂成一本又一本的小畫 集。你給他這個空間,你的智慧、愛心和鼓勵,將來他不一定是畫家,卻一定可以營造希望,能成就自我。

(四至九歲)塗鴉期

孩子會畫出一個個小圈圈,並且將許多圈圈、方塊、三角形組合成一件事。孩子已會在這階段從『塗鴉期』進入『圖式期』,這是他一生中對繪畫最豐盛的時期。錯過了這一個階段,或許終其一生,你將看不到孩子會再創造出那麼感人、天真、可愛、充滿生命原創活力的作品!

圖式期的畫特徵是:

(一)透明式的:他們畫出物體裡面的事件,如媽媽懷孕,肚子裡的寶寶也畫進去。大白鯊吞下章魚的的肚子,也都像X光一目了然的呈現出來,你說厲害不厲害呢!

(二)展開式的:將物體或景物呈現頗面、展開排列的手法。譬如一張桌子四隻腳同時向四方展開的畫法。至於風景也照列例攤開來畫。有時候小朋友會畫出驚人的巨作,想想這個世界攤開來是多麼壯觀啊!

(三)擬人化的:任何事件透過孩子的眼光,都將是人的化身,所以畫太陽變成太陽公公,畫花朵是花仙子,畫魚兒是美人魚。了解了,就不足驚奇。

(四)誇張式的:在動作的某一個特別關心的地方誇張,譬如騎腳踏車的腳,綁辮子的長髮的誇張表現。

寫實前期(九至十二歲)

寫實『寫實前期』約是小學中、高年級階段。這四個年齡層雖然歸納在寫實前期,但九歲、十二歲之間繪畫的特質還是有差距。不過顯然和圖式期大大不同了!
寫實簡單講就是對事物表現的更具體。寫實雖然不等於寫生,不過他們對寫生的需要比想像的情意多,理性的思考、判斷的能力漸強,社會群性學習的欲求也增加。
小學中年級的學生,對於物體構成能力較強的,會把繪畫的重點放在寫生或要求物體實際式樣的呈現上。但多數的學生在中年級階段,想像畫仍然是他們的最愛。不過前題是,必需有教師恰當的引導,否則想像不成,寫實能力又不及,孩子繪畫的興趣、潛能,極可能在這個階段就提早結束!

『寫實前期』的作品可以下面分類:

(一)「視覺型」的兒童:對事物的觀察敏 銳,對造形、色彩、光線、透視與比例更接近自然、寫實。這些孩子大都是屬於理性思考型的,在團體中受歡迎,具有領導能力。作者不一定是在當場寫生,但對情 境描繪的能力很強,人物的組合、排列複雜而不錯亂,對光線與流動的表現企圖強烈,色彩也能充份掌握到彼此的關連性。

(二)「觸覺型」的兒童:對物體的觀察和視 覺型孩子正好相反。前者用眼睛、用頭腦,後者用的是感覺、用的心靈的探觸。由於他們對事件的分析、判斷不及視覺型,但對物境卻能快速的融入喜、怒、哀、樂 的感情中。表現出作品也比較直觀,甚至會將某些深刻體驗的部位加強、誇張。其它如色彩、空間也一樣會呈現另一種獨特的風格。

『寫實前期』的兒童畫雖不盡然都可以分類為「視覺型」與「觸覺型」,這樣的分類隻不過方便對此期兒童畫特質的了解罷。觸覺型的作品和自然物情境較不相同,有些人不認同他們,甚至會傷害到努力中的孩子。他們需要大人更多的關懷和鼓勵。許多在歷史上留下作品的大畫家,像梵谷、高更、魯奧、克利 -- -都是觸覺型的天才藝術家。

兒童繪畫的四大發展階段

兒童繪畫的發展階段-- 塗鴉期

幼兒在一歲至二歲之間,會握筆開始,就會開始在紙上亂畫起來。

此階段稱為塗鴉期。

塗鴉可視為一種幼兒神經或肌肉的精力過剩,引起的自發性消耗動作。

雖然內容是無意義的,但此過程是下一階段的重要踏板,所以必須加以重視,讓孩子充分的塗鴉。

此時期用手臂的力量來作畫,所以家長必須提供較大的紙張,才能方便塗鴉。

此階段的畫以線條為主。

塗鴉,首先由點開始,而後產生左右和上下的線。

待較控制手的運動後,手臂的活動越自如,其線條也越清楚。

然後方能畫出波狀和圓形,慢慢地複雜起來。


兒童繪畫的發展階段-- 象徵期

到了二歲前後,

幼兒漸漸地會為其所畫的形體命名或加以解釋,

此時期是象徵期,又稱命名塗鴉期。

雖然看不懂他在畫什麼,

但幼兒本身却很認真地指著這些形體說:這是媽媽、這是我、這是小白兔....

在這個時期,幼兒的想像力逐漸發展,

一邊畫畫一邊解釋的想像過程,對他們來說樂趣無窮。

因此,我們必須耐心聆聽他們的解釋,並且給予稱讚、鼓勵。


兒童繪畫的發展階段-- 前圖式期

幼兒從二歲半至四歲之間,越來越能畫出我們看得懂的東西了。

這個時期的幼兒,對他生活環璄所接觸到的人、事、物漸漸有所認識了解。

所以能畫出那些形體的某些特徵。

比如常畫的人,首先會畫出頭和會動的四肢,

大大的頭下面就長出腳來。即所謂的”頭足人”,

因為身體自頭到腳的這一段不太會動,故容易被忽略。

要等大一點才會察覺。

除了人以外,在日常生活中接觸較多者,也容易成為他們繪畫的題材。


兒童繪畫的發展階段-- 圖式期

兒童從四歲到八歲的階段,被稱為圖式期。

他們已可隨心所欲畫出想表達的圖像,而畫法也稍微安定下來。

在這個階段,孩子們常會畫出其所知道的,而非所看到的東西。

另一方面,

此時期也較易於受他人的影響,所以正確的指導是很重要的。

兒童有屬於他們的世界,絕非成人的縮影,

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想法、看法和感受。

我們成人若是隨意插手或幫忙,不但會奪取兒童的自由,

也會破壞他所創造的夢想世界。

故我們應對兒童的世界加以了解,並發掘每一個孩子的感受性,

以及培養其創造性


兒童繪畫的發展階段-- 寫實前期

八至十四歲為寫實前期,是”想要畫得像些”的時侯。

兒童在此階段的藝術發展,具體運思的發展過程仍在持續,

逐漸由自我中心的思考方式中進行轉換,

開始考慮到他人的想法、觀點與感受。

而從前的表現方式也不再能滿足他們表現知覺的需求了。

一般來說,在九到十歲時,

兒童在他們的繪畫中,變得非常喜歡去描述他們所知覺到的真實事件。

這是在圖式期的表現方式之後,

透過線條、形狀和細節,逐漸增加所要表現事物的複雜度。

會開始嘗試使用透視法。

此時,如無法畫得更逼真,會使兒童產生挫折感。

兒童在寫實前期中面臨了一個轉捩點,

孩子們會開始因為無法畫得像而感到氣餒,

出現了正常的抗拒反應,

更兼面臨了國中沉重的課業壓力,

許多人在此時已停止發展繪畫的技巧和經驗。

無法發展至下一階段。


兒童繪畫的發展階段-- 寫實期

寫實期,十四歲以後受到鼓勵,

並給予機會繼續增進繪畫技巧的的孩子,

他們的作品將會以新的面貌重生,

它變得非常令人非常令人印象深刻、鉅細靡遺、思慮周詳,

並在風格與內容上充滿了創意。

他們謹愼地思考如何創作,

欲創造出畫面氣氛及個人的表達形式。

較為年幼的兒童把焦點集中在描繪人物、動物及圖象,

而青少年可能把這些素材加入他們對於問題、個人哲學和自己,

具有目的性的象徵意義和溝通的概念。

Thursday 22 January 2009

pop-up book

http://www.sciencefriday.com/program/archives/200812266

Monday 19 January 2009

多元智能與幼兒發展的關係

多元智能與幼兒發展的關係

  香港社會一向重視個人在科學上的成就,往往忽略了人在其他方面

的潛能和智慧,很多人都以智力商數 (Intelligence Quotient-IQ) 去

衡量個人的成就,深信智力商數愈高的人,學業成就愈高,將來在社會

就愈有成就。但是這個傳統狹隘的想法,完全否定了智商以外其他的智

能!

  根據美國哈佛大學迦納教授(Professor 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

能理論(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智能不單只是一個

智力商數這麼簡單,他研究過很多不同的人,包括天才、一般人士與弱

能人士的大腦結構,發現不同的腦部機能連繫著不同類型的智慧和天份

(註1) ,造成人與人之間的不同,而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智慧和潛質,

有些孩子的語言天份特別高,有些孩子在運動方面是個優秀人才,也有

些孩子最擅長與人相處。

  幼兒期是人類成長的重要階段,全面均衡的發展對個人成長及發展

有莫大幫助。一般幼兒的家長都十分重視培育子女成才,望子成龍的心

態是理所當然,但很多家長卻因為過份著重傳統智能方面的發展,而忽

略了不同智能對幼兒的成長都是同樣重要和有價值的,在不知不覺間扼

殺了他們在其他方面的發展。

  家長作為幼兒的第一位老師,是需要塑造一個開心愉快的學習環境

給幼兒,切忌揠苗助長,妨礙幼兒的心智發展,應該重視幼兒各方面智

能的均衡發展,為孩子們提供更多的發展空間,使他們的潛能和智慧得

到真正的培育。


多元智能的基本概念


  智能的發展,除了受遺傳的因素影響外,個人的成長歷史及社會文

化背景同樣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尤其在個人的成長歷程中,家長可

透過塑造正面的成長環境及提供多些發展空間讓幼兒發展他們天賦的潛

能。

  迦納教授在一九八三年出版的〈智力架構〉一書中提及,智能是人

類用來學習、解決問題,以及創造的工具,是每個人都會使用的工具(

註2)。這些智慧是多方面,最少可包括以下七種不同的智能:

1.語言能力智能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語言能力智能是指有效地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當中包括書寫、理解和

運用等能力。

2.數學邏輯智能 (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數學邏輯智能是指有效地運用數字和邏輯推理的能力。當中包括分類、

分等、推論、歸納、計算和假設檢定等能力。

3.音樂旋律智能 (Musical Intelligence)

音樂旋律智能是指對節奏、音調、旋律、音色的敏感度。當中包括察覺

、辨別、表達、欣賞和創作的能力。

4.身體運動智能 (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身體運動智能是指能善用身體及肢體動作來表達自己。當中包括協調、

平衡、敏捷、力量、彈性、速度、觸覺等方面有較佳的表現。

5.視覺空間智能 (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

視覺空間智能是指能準確掌握及表現視覺空間。當中包括掌握線條、平

面、空間、形狀、色彩的能力和了解他們彼此間的關係;亦能將視覺和

空間的想法「立體化」地在腦海中呈現,並把這些圖像清楚地表現出來

6.人際溝通智能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人際溝通智能是指察覺及分辨自己及他人的情緒、感受、企圖、目的等

能力。當中包括能掌握與人溝通時的面部表情、聲線、身體語言等,並

能作出恰當反應的能力。

7.個人內省智能 (Intrepersonal Intelligence)

個人內省智能是指個人對自己的了解、認識,明白自己的情緒和感受,

自我評價的能力。當中包括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缺點,意識到自己的情緒

、意向、動機、脾氣和慾望,並對自己的行為有自律和自省的能力。(

註3)

  迦納教授提出的七項智能是暫時性的,而他在一九九九年出版的〈

智力架構〉一書中已包含上述七項智能外的發現,包括自然觀察者智能

(Nauralist Intelligence)及存在主義智能(Existential Intelligence)

等 (註4),但具體內容尚待進一步研究和驗證。

  而多元智能的理論,對人的培育有非常積極的看法,這些訊息包括:

1. 每個人都擁有多種,不同面向的智能;

2. 各種不同的智能對人都是同樣重要和有價值的;

3. 多種智能之間的不同組合,造成人與人在智能上有個別差異,而每個

 人都有獨特專長的才能;

4. 每一種智能都是可以培養、學習和加強的;

5. 較強的智能可以利用作加強和發展較弱的智能 (註5)


註 1:香港小童群益會(1998):〈多元智能遊戲創作集〉,香港,頁3。

註 2:Campbell L., Campbell B., Dickson. D. 著,郭俊賢,陳淑惠(1999):

   〈多元智能的教與學〉,香港:遠流出版公司,頁 2。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New York:Basic Books, P.60-61

註 3:香港小童群益會(1998):〈多元智能遊戲創作集〉,香港,頁4。

註 4:Gardner, H. (1999) : Intelligence Reframed, New York: Basic

   Books, P.47-66。

註 5:香港小童群益會(1998) : 〈多元智能遊戲創作集〉,香港,頁 5。

http://nursery.bgca.org.hk/general/htm/i_learning_parent_1.htm

Saturday 17 January 2009

Week 1 tutorial

Research...Research...& Research...

Two main steams : Children development & Book design

Children development:
Books - found some useful data, but not yet summarize them.

Book design:
Online book shop (see the forms and material used on different books)
Website design (using pop up)
Youtube (video showing pop up books)

Comment :
How children spend time on one day?? Home and School.
The proportion of homework & extra-activities.
Relation between physical development and their drawing skills.

**Focus on Hong Kong
infants development. The books I found were mostly talking about foreign infants.
What size of book is prefer??A3/A4 ????

Next week
Working schedule
Mind map
Summaries book information